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行业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日期:2015年01月12日 08:27:18来源:转自水利部网站点击数:字号:【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刘云山出席 张高丽主持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杨维汉、余晓洁)中共中央、国务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李克强强调,改革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要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要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市场体系,构建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政府要从主导科技资源配置向注重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政策普惠转变。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与再创新、集成创新融合迸发。

  李克强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必须把提升人力素质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破除论资排辈、头衔崇拜,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出头彩。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带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潮,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项目第一完成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廖湘科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刘奇葆、许其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陈竺、万钢。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出席大会。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于敏简介

  核物理学家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第1期文摘
·我院举行2014年研究生工作总结表彰暨迎新年联欢活动
·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南京召开
·《水科学进展》2014年第6期中文摘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第6期目录与摘要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